迷你词

以文会友

蜡梅丨醉中不觉度千山,夜闻梅香失醉眠

| 暂无评论

年前打电话回家,母亲告诉我,家门口的那株蜡梅花开了,香得不得了!语气很是激动,像是在告诉我家中近来发生的一件喜事。以前每年除夕,我都要折几枝放在房间。父母知道我喜欢,特地告诉我这个消息。

 

“君自故乡来,应知故乡事。来日绮窗前,寒梅著花未。”一千多年前,王维身处异乡,所牵挂者,也是家中的寒梅。(不过王维诗中的“寒梅”,可能不是蜡梅)

 


1.蜡梅不是梅

 

蜡梅是蜡梅科,梅是蔷薇科。蜡梅科只有2属,7种,2变种,而蔷薇科约有124属3300余种。[1] 蜡梅和梅是两个不同的物种,这一点从它们的果实就可以看出来。梅是杏属,所以果实外形如杏;蜡梅的果实呢,按照南宋范成大《梅谱》的描述:“结实如垂铃,尖长寸余,又如大桃奴,子在其中。”果实的长相有点奇怪,父亲也曾为此感到惊讶:“这蜡梅树上结出来的,是个什么东西?”


↑蜡梅果实

 

对于蜡梅之得名,范成大在《梅谱》中说得很全面:“本非梅类,以其与梅同时,香又相近,色酷似蜜脾,故名蜡梅。”“蜜脾”是蜜蜂营造的连片巢房,蜜蜂酿蜜其中,其形如脾,其色金黄,一如蜡梅花。因为南方的蜡梅开于腊月,“蜡梅”有时也写作“腊梅”。


“梅”很早就见于《诗经》,而“蜡梅”一名则出现较晚。北宋诗人黄庭坚(1045-1105)是最早写到蜡梅的诗人之一。周紫芝(1082-1155)《竹坡诗话》:“东南有腊梅,盖自近时始。余为儿童时犹未之见,元祐间,鲁直诸公方有诗,前此未尝有赋此诗者。”“鲁直”是黄庭坚的字,他在《戏咏蜡梅二首》诗后提到窦高州家的一丛蜡梅,花开时香满一园:

 

京洛间有一种花,香气似梅花,亦五出,而不能晶明,类女工捻蜡所成,京洛人因谓蜡梅。本身与叶乃蒴藋,窦高州家有灌丛,香一园也。[2]

 

这段话将蜡梅与梅花对比,蜡梅“亦五出”,即五瓣,而实际上蜡梅花瓣分为内外两层,当然不止五瓣;“不能晶明”,是说黄色的蜡梅花不似白的、红的梅花那般晶莹明亮。“蒴藋”是忍冬科接骨木,“灌丛”这个词用得准确,蜡梅就是灌木,跟接骨木一样长不太高。

↑蜡梅为丛生灌木 


上文周紫芝提到的“鲁直诸公”还包括苏轼(1037-1101)。苏轼有诗《蜡梅一首赠赵景贶》:“君不见,万松岭上黄千叶,玉蘂檀心两奇绝。醉中不觉度千山,夜闻梅香失醉眠。”(蘂同蕊)宋代不少诗人,诸如陈师道、陈与义、周必大、杨万里、王十朋等都写过蜡梅。王十朋《蜡梅》:“蝶采花成蜡,还将蜡染花。一经坡谷眼,名字压群葩。”“坡谷”即苏东坡和黄庭坚(号山谷道人),这首诗也是说,蜡梅经苏轼和黄庭坚吟咏后而力压群芳、声名鹊起。王直方(1069 – 1109)《诗话》亦云:“蜡梅,山谷初见之戏作二绝句,缘此盛于京师。”

 

苏黄虽是最早写到蜡梅的诗人,但早在他们之前,南唐张翊《花经》中已载有蜡梅,只不过写作“䗶梅”,“䗶”即“蜡”。《花经》以“九品九命”为次第将观赏花卉排序,蜡梅排在“一品九命”,与兰、牡丹并列,位最高;梅则排在“四品六命”,与菊、杏同等。



张翊世居长安,因唐末战乱而迁至江南,南唐时在江西做官。江西有蜡梅,张翊应当是见过蜡梅的。对于张翊《花经》的排序,时人称较为妥当。[3] 可见在当时,蜡梅比梅的地位要高,这种凌寒盛开、香气袭人的植物,早在苏、黄之前已受世人推崇。

 

宋徽宗时,蜡梅已广为栽培。周紫芝《竹坡诗话》记载:

 

政和间,李端叔在姑溪,元夕见之僧舍中,尝作两绝。其后篇云:“程氏园当尺五天,千金争赏凭朱栏。莫因今日家家有,便作寻常两等看。”

 

李端叔即李之仪(1048-1117),苏轼门人之一。“程氏园”可能说的是理学家程颐(1033-1107)。“家家有”,可以想见蜡梅在当时颇受欢迎。

 

2.蜡梅品种分类

 

宋代开始,蜡梅即广为种植,经嫁接培育,品种各异,范成大《梅谱》即总结了三个不同的蜡梅品种:

 

凡三种:以子种出,不经接,花小香淡,其品最下,俗谓之狗蝇梅。经接,花疏,虽盛开,花常半含,名磬口梅,言似僧磬之口也。最先开,色深黄,如紫檀,花密香秾,名檀香梅,此品最佳。

 

品类最下的是狗蝇梅,狗蝇梅由种子繁殖而出,未经嫁接,花期晚,花量较少,瓣尖细。为什么叫“狗蝇”?“狗”和“蝇”作名字都不是什么好词,大概是为了表示这种品类之次。狗蝇又写作狗缨、狗英,后讹为“九英”。经过嫁接的是磬口梅,花盛开时也是半含着的。品种最佳的是檀香梅,以其花心为紫檀色而得名。《本草纲目》对于蜡梅的分类,依据的便是范成大《梅谱》。


↑各种各样的蜡梅品种,左数第三为“狗蝇”蜡梅

 

明人王世懋《学圃杂疏》则以磬口、荷花、狗缨为序“出自河南者曰罄口,香色形皆第一,松江名荷花者次之,本地狗缨下矣。得罄口,荷花可废,何况狗缨。”清代《花镜》、《广群芳谱》皆从之。所谓“荷花”,是花瓣圆而微尖者。《花镜》是一本主要介绍园艺种植栽培的书,对于蜡梅品种的记载较为可信:

 

惟圆瓣深黄,形似白梅,虽盛开如半含者,名磬口,最为世珍。若瓶供一枝,香可盈室。狗英亦香,而形色不及。近日圆瓣者,皆如荷花而微有尖。仅像狗英者,皆由用狗英接换故也。

 

以上文献对于蜡梅的分类,大概是约定俗称,并没有一个统一标准。现在园艺上的分类方法之一,是按照内层花瓣的颜色,将蜡梅大致分为三个系列:素心蜡梅系列,内外层花瓣均为纯黄色;晕心蜡梅系列,内层花瓣为淡淡的紫红色,像要慢慢晕开一样;红心蜡梅系列,内层花瓣的紫红色较深。


↑花朵纯黄的“素心蜡梅”

↑“晕心蜡梅”

↑花色偏白的蜡梅品种


中药铺里则将蜡梅简单地分为素心蜡梅和狗心蜡梅两种。前者花心黄色,重瓣,花瓣圆而大,朵大,质较佳;后者花心红色,单瓣,花瓣狭而尖,朵小,质较次。东坡诗“玉蘂檀心两奇绝”,所说与此一致。汪曾祺《蜡梅花》一文的分类也与此同:

 

我的家乡有腊梅花的人家不少。我家的后园有四棵很大的腊梅……主干有汤碗口粗细,并排种在一个砖砌的花台上。这四棵蜡梅的花心是紫褐色的,按说这是名种,即所谓“檀心磬口”。蜡梅有两种,一种是檀心的,一种是白心的。我的家乡偏重白心的,美其名曰“冰心蜡梅”,而将檀心的贬为“狗心蜡梅”。蜡梅和狗有什么关系呢?真是毫无道理!因为它是狗心的,我们也就不大看得起它。

 

“白心”即素心蜡梅,“檀心”即狗心蜡梅。高邮人以白心为重,檀心为次,的确与《梅谱》《花镜》里排序不同。“狗心蜡梅”不同于前文所说的狗蝇梅。狗蝇梅的花心也是深红色的,属于“狗心蜡梅”的一种。


↑杭州植物园的古蜡梅树

3.寒花绝品

 

蜡梅在南唐已受推崇,自苏黄吟咏后在文人圈内流行开来。明代张谦德《瓶花谱·品花》仿《花经》为群芳排行,蜡梅依然牢牢地位列“一品九命”。[4] 王世懋《学圃杂疏》说“蜡梅是寒花绝品”,“岁寒三友”松、竹、梅中的梅,我认为也包括蜡梅。蜡梅在清供图中也时常见到。

 

↑图自《本草图谱》

汪曾祺也是极喜欢蜡梅的,每年过年都要去折蜡梅作为插花,其《岁朝清供》介绍:“初一一早,我就爬上树去,选择一大枝——要枝子好看,花蕾多的,拗折下来——蜡梅枝脆,极易折,插在大瓶胆里。”


↑卧佛寺蜡梅

 

与汪曾祺的家乡高邮一样,武汉的蜡梅也在春节前就盛开。北京的蜡梅则要等到2月中下旬。北京植物园最北边的卧佛寺里种了上百株蜡梅,是观赏蜡梅的绝佳去处。每至花期,游人如织,都是为了去闻它的香味,仿佛一年一度的盛会。卧佛寺的蜡梅在红墙的衬托下,多了一种皇家的高贵气质。夕阳西斜,梅枝的影子落在红墙上,疏影横斜,活像一幅墨梅图。

↑图自《梅园百花画谱》 


北京这边的花店里也有卖整株蜡梅的。年前我去南四环的花卉市场,在那里见到一株,有小碗的碗口那么粗,养在温室里已经开花,还没走近就闻到它的香味,问价格,才五十块钱。当时真想把它扛回家,又怕养死了到时候伤心。我发图片到朋友圈,有一个师姐看到了,问我具体在哪个位置,想去把它买下。喜欢蜡梅的人真不少。

 

人民大学校内也有一株蜡梅,就在求是楼东南角的报亭旁边,极茂盛。初春开学,正是蜡梅盛开的时候。可惜直到读硕士的时候,我才发现它。那时候我住在靠近东门的红楼,离求是楼比较近。一天下晚自习,路过那附近时闻到一阵熟悉的花香。循味而去,正是蜡梅!那是我第一次在北京见到蜡梅,并且就在宿舍附近,和自己家里种的一样,那种欣喜,不言而喻。


↑不在花期的蜡梅

 

蜡梅不在花期的时候,就默默无闻地呆在那里,枝干和树叶都极普通,没人会注意到它的存在。要是早些知道那是一株蜡梅,我想每年开学的时候会多一种盼头。

 

发现蜡梅的那天晚上,趁夜深人静,我踏着月光去树底下悄悄折了几枝。的确如汪曾祺所说,蜡梅树枝很脆,很容易折,似乎是专门为了方便人折一样。回来插在啤酒瓶里,放在宿舍的书桌上,鹅黄的台灯照着它,很快就香满一室,室友们都很喜欢。闻着蜡梅的幽香,大家就坐在沙发上聊文学,聊爱情。多么快乐的校园时光。


[1] 腊梅科含蜡梅属、夏腊梅属。蜡梅属包括蜡梅、山腊梅、柳叶蜡梅;夏腊梅属含夏腊梅和美国蜡梅。夏腊梅在夏天开花,属于濒危植物,主要分布于杭州、安徽等地。

[2] 此则注文出自宋人任渊为黄庭坚《山谷内集》卷五《戏咏蜡梅二首》所作注释。

[3] 现存最早记载《花经》为文献是宋人陶穀《清异录》,前有陶穀序:“翊世本长安,因乱南来,先主擢置上列,时拜西平昌令,卒。翊好学多思致,尝戏造《花经》,以九品九命升降次第之,时服其尤当。”北宋龙衮《江南野史》亦有传。西平昌并非南唐属地,陶穀序中“西平昌令”当为“西昌令”

[4] 〔明〕张谦德:《瓶花谱·品花》:“一品九命:兰,牡丹,梅,蜡梅,各色细叶菊,水仙,滇茶,瑞香,菖阳。”

作者简介:江汉汤汤,企业职员 / 中国美术馆志愿者讲解员 / 自由撰稿人,个人公众号“古典植物园”,现居北京。

图文编辑:蒋某人

本作品采用 (CC BY-NC-ND 4.0) 许可协议进行许可

//creativecommons.org/licenses/by-nc-nd/4.0/deed.zh

转载请务必保留以上声明

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