迷你词

以文会友

宝盖草,是蚂蚁种的 ?!

| 暂无评论

红裙小人、佛座草……你那里怎么称呼这种在春天冒出来,有着修长花管、颜色跳脱的可爱小花?

   

↑ 宝盖草的小花,和春天一起到

   

我最近发现,这种中文正式名叫作“宝盖草”(Lamium amplexicaule)的常见植物,它的种子能吸引蚂蚁搬运,实现分散播种,是种“蚂蚁花”。

   

搭载着高效、泛布的蚂蚁网络,宝盖草能够出现在各种环境中。若是来到开阔的地方,它们就一长一大片,一边向四周扩张,占据着可以利用的地盘;一边层层叠高,撑起楼阁式的花序。也常出现在马路边、树根旁、墙缝里、废土堆,甚至是屋檐等意想不到的地方也随遇而安,在逼仄的环境中努力生长。

   

↑成片开花的宝盖草

↑ 比人高一头的廊檐上,有棵宝盖草,会是蚂蚁种下的吗

  

  

01

带点“肉”的植物种子

  

  

疫情反复,几次下来,春光已过大半。没人修理的绿化带里,荠菜、繁缕、猪殃殃等春之野草们经过前段的尽情生长,此刻都进入结果、撒种期。宝盖草也差不多。

 

↑ 未成熟的种子,4颗侧面相贴,圆背朝外,围坐成一圈

↑ 叶片倾斜,便于种子滑到地面

  

对于绝大部分植物来说生了根,发了芽,一生就固着在这片土地上了。但种子则不,它是准备旅行的。

先成熟的宝盖草种子其实是小坚果,为方便理解,下文统一表述为种子早就呆不住了,它们从花萼筒中掉出来,想要开启自己的旅程。但这几枚种子的运气不太好,没有直接落到地面上。要顺利到达地面接触土壤,它们尚需借助一点点外力,比如一阵风、一阵雨,或是动物不经意的碰撞。


当然,宝盖草的种子还有一种独特的出行方式——“蚂蚁专车” 

   

↑ 宝盖草的种子基部有乳白的油质体

可以看到,这比芝麻粒还小的种子上好像有个特殊的构件。在它收缩的基部两侧,贴生着乳白、软软的东西 —— 是油质体(elaiosome)。蚂蚁喜欢油质体,顺带的,会帮着有油质体的植物散播种子。也就是“蚁播”(Myrmecochory)。

  

宝盖草的种子符合“蚁播”特征:

① 有油质体,且油质体与种子贴附紧密,不易脱离;若易脱离,有的蚂蚁会就地切割取走油质体,而不搬运种子;

② 种子细小,份量轻;单只蚂蚁就能拖动;

③ 种子腹面有棱脊,油质体端渐尖,提供有“抓手”,方便蚂蚁下嘴钳夹和搬运。

  

↑ 蚂蚁夹住白色的油质体,搬运种子

  

蚂蚁过来了,它显然被油质体吸引,直接就奔到有白色的那一头。

   

触角频繁敲击,左嗅嗅右嗅嗅,是好吃的!怎么搬走呢?围着种子转了一圈,很快就选在有油质体的那头下手。用大颚夹住,使劲,种子离地了!

   

行,走着。衔着今日份的“贡粮”,它归心似箭,一路马不停蹄地交差去了。

  

  

02

浮现的雪花纹

  

  

我想跟踪蚂蚁的去向,但发现很难。

  

地表野草蔓生、茎叶丛错,要跟踪这么小只的小家伙,很费眼睛和膝盖,我敲了敲蹲麻的小腿,直直腰,决定换个办法——找蚁堆。

  

油质体富含脂质、蛋白质等营养物质,适合哺育幼虫。蚂蚁享用完这点“肉”,常常会把种子丢出蚁巢。

  

↑ 地面的蚁堆,围着一圈细小的土粒

  

蚁堆特征明显,入口常常呈漏斗状,四周堆积着比蚯蚓粪还小的土粒。

   

在查看了好几处蚁堆后,一颗有着雪花纹的种子出现了!

  

↑ 蚁堆上有雪花纹的种子,你找到没

   

种子被搁置在离入口很近的土粒堆上,——是宝盖草的!

   

↑ 这个就是宝盖草的种子

  

这枚种子表面覆满花纹,与先前在叶片上看到的种子判若两“人”。但它确确实实是宝盖草的种子。

  

当种子刚刚成熟,表面湿亮,有浅浅的坑洼,油质体新鲜、乳白。但不多久,一个个微小、形状不规则的白斑慢慢浮现,最后遍布种子全身(基部有油质体处除外)。

  

↑ 上面是新鲜时,下面是干燥的

↑ 斑点正在显现

   

凑近细看,每颗种子上的花纹各不相同,斑点数量似乎有多有少。裹了雪花纹的种子,色泽比原先暗哑,油质体也因失水干燥而发黄萎缩。

   

↑  完全干燥后,同一个萼筒里的4颗,呈现的纹样也各不同

↑ 但泡水后,雪花纹会消失,干后再浮现

   

但蚂蚁也不嫌弃。已经干燥了,但油质体没有被取食的种子,仍然会被蚂蚁搬运回巢。

   

↑ 干燥的种子,有油质体的,仍会被搬运

   

所以,没错,之前我在蚁堆上发现的这一颗,正是已经干燥、油质体被吃光了的宝盖草种子。

  

堆门口,蚂蚁们不断衔着泥粒从地底下爬出来,吐掉泥粒又转身回去,对近在咫尺的种子视而不见。对它们来说,没“肉”的种子不再有吸引力。

  

↑  从不同的蚁堆上捡回来的,油质体部分已被取食

   

没关系,种子的目标已经达成。油质体只是种子的“蚂蚁车票”,种子的本体依旧完好、有活力。

   

从母株掉落,借助蚂蚁的搬运、埋藏,再扔出,种子得以离开原生地,虽是跬步,但也算来到了新的天地。

   

如今,披盖着一身与蚁堆相似的纹色(雪花纹是种子的隐蔽色、保湿层?),种子平躺在松软、透气的泥土上;又因为靠近蚁巢,慑于蚂蚁家族的威力,吃种子的动物不会前来啃食。它只用安心地等待时机,萌发。

  

  

03

闭锁花:结种子的“大户”

  

  

4月中旬,已是暮春,气温还在反复弹跳,弄得人捂捂脱脱,不敢归置厚衣服。

   

宝盖草不怎么开花了,但它仍在大量、隐秘地制造种子。

   

↑ 正常开放的花,俯视时,像一尾正在游动的小鱼

↑ 雌蕊和雄蕊集结在一起

↑  拨开看一看,雄蕊4枚,柱头2裂

  

以上四张图片是宝盖草正常开放的花,高而耀眼,至少有15毫米长。鹅颈式的冠筒从簇拥的花萼中伸出,上部冠檐打开,分成异形的上、下唇。雄蕊4枚,花药边缘有毛;雌蕊纤细,被拥在中间,柱头2裂。

   

除了开放的唇形花,同一株宝盖草上,还有另一种不会开放的闭锁花。

   

↑  暮春,植株上部,不开放的闭花

↑   短花冠的闭锁花和长花冠的开放花

  

闭锁花不太起眼,花冠短小,只冒出一点紫色,3毫米左右,有的更短。但它数量多,花期超长,从气温低、昆虫少的早春就开工,量产种子。

  

↑ 轻轻一提,能隐约看见闭锁花结出的种子

  

两相比较,长花冠需要付出更多时间和能量——塑造美丽的外形,挑合适的天气开放,等候昆虫上门传粉,等等;而短花冠的闭锁花省力不少,自己给自己受精,短时间内就结出种子。而且,遇低温、干旱,或人类踩踏、拔割等恶劣情况,闭锁花能多产种子来弥补植株受到的伤害。

  

  一枚闭锁花结出的种子,花朵还留存在种子头上

  

长花冠精心付出,孕育的种子基因丰富、适应力更强;闭锁花快而省,胜在种子数量多,能保障种群存续。这两头都顾的双保险,是油质体之外,宝盖草又一智慧的生存策略。

  

宝盖草,这矮小、聪明的野草,不仅分“肉”给行动自如的蚂蚁友邻,做长远打算,还知道要开两种花,防患于未然,想想,都觉得奇妙。

  

——唔,好像,也有被启发到。再去囤点菜吧。

  

参考文献:

1. Tanaka K, Ogata K, Mukai H, Yamawo A, Tokuda M(2015) Adaptive Advantage of Myrmecochory in the Ant-Dispersed Herb Lamium amplexicaule(Lamiaceae): Predation Avoidance through the Deterrence of Post-Dispersal Seed Predators . PLoS ONE 10(7): e0133677.doi:10.1371/journal.pone.0133677

2. 顾德兴,徐炳声. 宝盖草的繁育系统 [J]. 西北植物学报,1992,(第1期).

作者:花落 观察自然、手作小物的花落

图片:花落、蒋某人

本作品采用 (CC BY-NC-ND 4.0) 许可协议进行许可

//creativecommons.org/licenses/by-nc-nd/4.0/deed.zh

转载请务必保留以上声明


发表评论